非遗保护 INTANGIBLE

通江县位于川陕边界的米仓山南麓。西接巴州、南江,西北抵广元,东靠达州、万源,南临平昌,北壤陕西南郑,属于北高南低的大山区,境内四山环抱,植被完好,山青水秀,四季分明。

自从新石器时代起,就有先民在通江地域繁衍生息,经过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这漫长的时代演变,再通过对周边地域人文风情,民俗文化的交融发酵,使得通江人民创造出了多姿多彩又独具风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通过通江县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多年努力,逐渐揭开了通江非遗的神秘面纱,大量鲜活、多样的非物质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具调研,通江县境内非遗种类几乎涵盖了非遗法所罗列的所有类别,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技艺等应有尽有,通江县境内非遗资源非常丰富,初步估计超过一千项。

但是,经过时间的推移,现代化社会的演进,紧守传统的老一辈传承人的不断逝去,通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正逐渐消失。具估计,每年将有超过十余项民间传统在消亡瓦解,故通江县文化馆近几年来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不断调整工作方向,通过其非遗保护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已经对通江县境内的非遗资源做出了大量的排查、收集、整理、保护、传承等一系列工作。截止目前,通江县境内的《十里坪》《月儿落西下》《通江银耳传统生产工艺》《通江石雕》《巴山剪纸》《余氏竹编》《打夯歌》《巴山背二歌》等30余项已被列入省、市、县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闫清明、屈全飘、李亚雪、李怀玉、曾玉平、余明礼、何贻江、王光庭等40余人已被列入省、市、县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暨代表性传承人名录。

保护与传承通江县非物质文化,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工作,有利于提高通江人的凝聚力,有利于形成强烈的归属感,形成强大的文化自信力。通江县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将不遗余力地继续跟进,并将其作为一项长期性的重点工作来持续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