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动态 DYNAMIC

2015年4月22日:中央、省曲艺采风团来通江县 开展“巴山说唱”专题采风活动

日期:2015-07-06 16:41:33 阅读:308
分享到:

      4月22日,由中国曲艺家协会、中国《曲艺》杂志社、省文联、省曲艺家协会组织的“巴山说唱”专题采风活动在我县诺水河镇举行。中国曲协办公室副主任刘冰,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李兵,省曲协常务副主席、秘书长李蓉到场指导。 


      近年来,通江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群众文化工作,系统梳理溶洞、银耳、红色文化资源,发掘整合民间人才队伍,大力打造地域特色文化品牌,一个集生态、休闲、文化于一体的魅力城市,已崭露头角。 


      《巴山背二哥》生动再现巴山人民辛勤劳作的场面,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薅秧歌》、《采茶歌》带着浓郁的泥土气息,最质朴的情感表达,牵动着每一位听众的心。66岁的退休老教师带来的《石头号子》节奏明快,现场听众情不自禁随声附和起来,笑声、掌声、欢呼声汇成一支动听的交响乐。 



      表演现场,采风团详细了解每首民歌相关背景,用心感受我县自然景观、民俗风情及经济发展状况。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原生态的山歌让曲艺家和文化工作者大为惊叹:通江民歌内容丰富、表现手法多样、句式长短有致、民俗方言有味,具有热烈、大胆、调皮的粗犷美。 


     采风团对我县文化艺术建设,特别是民间曲艺的挖掘、保护、传承、弘扬等方面提出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并表示回去后将用心创作一批精品力作,希望通江秀丽的山水风光和独具魅力的三乡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刘冰说,听到这些醇正、质朴的民间山歌真是难能可贵,将进一步激发心中的创作灵感,编写成形式多样的曲艺作品,全方位地展示通江,让更多人了解通江。 



     “通江的民歌种类多,曲艺基础好,悠久的红色文化、神奇的溶洞文化、丰富的民俗文化中饱含文艺题材,通过采风活动,把原汁原味的生态山歌提炼创作,搬上舞台,将极大地推动老区民间文艺事业加快发展。”李兵感慨地说。 



     市文联、市曲协、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新局、县文化馆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此次活动。(龙茜 2015年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