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7月29日:通江县“文化大院”引领新村风尚
今年以来,通江县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在加快推进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切实加强“文化大院”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群众幸福指数,引领和鼓舞干部群众投入到加快推进“三区一城”、推进通江“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建设之中。
7月17日,笔者在广纳镇新桥河文化大院看到,村文化大院约300平方米,室外活动场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院内电子阅览室、活动室、文化走廊等设施齐全,文化氛围浓厚。
“村上的文化大院建成后,村民在一起开展文艺演出、体育锻炼、科技致富等活动,打麻将赌博的人少了,想致富的人多了,村子风气正了,人心也齐了。”村支书赵绍勇介绍说。
通江县各基层村两委注重文化大院氛围的创设,通过村里的党员干部为大院建设献计献策,把各项工作与文化活动融合在一起,带头参加文化大院各类活动,与村民共同分享文化带来的快乐,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干群关系更加和谐。
据了解,随着通江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村民对文化需求越来越高,他们不时把现代舞等流行元素搬上大院舞台,演唱形式多样、体育活动丰富,在满足群众精神需求的同时,也为当地培养了大批文艺人才。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该县文化大院成为传播文化文艺、提供致富途径等阵地的同时,也成为农民休闲、娱乐、学习的场所,促进了农村和谐、稳定,提升了“乡风文明”水平,引导村民走上了一条健康的生活道路。
完善制度 阵地建设初显成效
“充分发挥群众组织的作用,依托文化大院组织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走群众文体活动和发展农村经济相结合之路。”通江县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全县建立和完善了文化大院管理人员职责、文化大院建设要求、体育健身工程建设标准等各项规章制度。
县文体广新局、县文化馆、县图书馆及各镇乡、街道办事处实行“挂联”领导制。各村、组成立文体工作领导小组,把文化体育工作列入本村、组工作计划,把精神文化建设摆上议事日程,拟定文化体育专项工作计划,确保了农村文化大院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选派素质高,责任心强,有较强专业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的人员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文化大院的使用和管理。
为满足村民的不同文化需求,确保活动有序开展,该县为4个文化大院配备了部分文化器材;其中为空山乡中坝村配备了、电视机和DVD各1台,电脑4台、锣鼓16套;为广纳镇配备了移动音响3套、二胡5把、电子琴1台、并配备部分活动经费;为诺江镇谢家河坝街社区配备了部分经费,要求其按需购买文化活动用品。
开展活动 打造百姓精神乐园
鼓舞《欢聚一堂》气势磅礴,小品《吃酒》发人深省,歌舞《中国范儿》,快板说唱《竹板颂清风》……“节目太精彩了,充满乡土气息,适合我们老百姓看。”5月16日,通江县开展党的群众路线“四项宣讲”暨送文化下乡活动,观看演出的村民吴忠如是说。
为满足村民的不同文化需求,确保活动有序开展,该县为4个文化大院配备了部分文化器材;其中为空山乡中坝村配备了、电视机和DVD各1台,电脑4台、锣鼓16套;为广纳镇配备了移动音响3套、二胡5把、电子琴1台、并配备部分活动经费;为诺江镇谢家河坝街社区配备了部分经费,要求其按需购买文化活动用品。
开展活动 打造百姓精神乐园
鼓舞《欢聚一堂》气势磅礴,小品《吃酒》发人深省,歌舞《中国范儿》,快板说唱《竹板颂清风》……“节目太精彩了,充满乡土气息,适合我们老百姓看。”5月16日,通江县开展党的群众路线“四项宣讲”暨送文化下乡活动,观看演出的村民吴忠如是说。
这是通江新村开展文化活动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随着通江县创建文化强县工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为进一步活跃全县群众的文化生活,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该县在广纳镇新桥河村、民胜镇鹦鸽嘴村、大兴乡贾家梁村以及诺江镇谢家河坝社区文化大院试点建设中,坚持走改革创新之路,健全工作机制,完善管理制度,围绕广大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深化文化大院管理和服务功能。
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文化大院”157个。今年,县文广新局还将通过倾斜文化项目,统筹利用相关资金,继续打造文化大院及文化示范村95个,努力把该县文化大院打造成人民群众的精神乐园。(何嗣猛 2014年07月29日)